Bradford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 
	
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名稱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貨號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規格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Bradford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RTP7101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00次(微孔板) 
					 
				 | 
			
		
	
 
	● 試劑盒內容及保存: 
	
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貨號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產品名稱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包裝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貯存方式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RTP7101-01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考馬斯亮藍G-250染色液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00
  m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4℃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BSA-01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牛血清白蛋白(BSA)標準溶液(5 mg/ml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×1 m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-20℃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RT0280-02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PBS溶液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
  m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4℃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 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說明書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份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  
					 
				 | 
			
		
	
 
	● 儲存條件和效期:  
	考馬斯亮藍G-250染色液4℃避光保存;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溶液-20℃貯存。PBS溶液4℃貯存。試劑盒常溫運輸;本試劑盒有效期1年。
	● 產品簡介: 
	Bradford蛋白質濃度測定試劑盒是根據考馬斯亮藍G-250(Coomassie
brilliant blue G-250)法研制而成,其原理是考馬斯亮藍G-250在酸性條件下和蛋白質結合,使得染料最大吸收峰從465 nm變為595 nm,在一定的線性范圍內,反應液595 nm處吸光度的變化量與反應蛋白量成正比,測定595 nm處吸光度的增加即可進行蛋白定量。
	每個試劑盒可以檢測1000個樣品(使用微孔板)或60個樣品(使用試管) 
	● 產品特點: 
	1.
檢測速度極快,10個樣品只需不足10分鐘即可完成。
	2.
靈敏度高,檢測濃度下限可達25
μg/ml (測定濃度范圍在25-1000 μg/ml內有較好的線性關系,最佳測定濃度范圍為50-750
μg/ml),最小檢測蛋白量可達0.5
μg,待測樣品體積為1-20 μl。
	3.
Bradford法測定蛋白濃度不受絕大部分樣品中的化學物質的影響。樣品中β-巰基乙醇的濃度可高達1
M,DTT的濃度可高達5
mM。然而,此方法測定蛋白濃度受高濃度的去垢劑影響,故不能適用膜蛋白樣品的濃度測定。需確保測定樣品中SDS濃度低于0.01%,Triton
X-100濃度低于0.05%,Tween
20, 60, 80濃度低于0.015%。測定含去垢劑的樣品推薦使用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(RTP7102)。
	 
	 
	● 操作方法 
	微孔板測定程序:(最優工作范圍50-750 μg/ml) 
	1.  G-250染液在使用前應平衡溫度至室溫并溫和顛倒混勻; 
	2.  1 mg/ml蛋白標準品配制:常溫完全溶解蛋白標準品,取25 μl 5mg/ml BSA蛋白標準溶液,加入100 μl PBS溶液,使其終濃度為1 mg/ml。 
	3.  按照下表配制BSA標準測定溶液,建議做3個重復: 
	
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編號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3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4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6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7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 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 mg/ml BSA標準溶液 μl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BSA標準溶液 μ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.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3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6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5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PBS 溶液 μ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9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8.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8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7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4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BSA終濃度 μg/m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7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5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3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750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總體積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0 μl 
					 
				 | 
			
		
	
 
	4.  將適當體積的待測樣品加入到微孔板中,并用PBS補足到20 μl; 
	5.  向微孔板中加入200 μl G-250染色液,混勻,室溫放置5分鐘; 
	6.  測定595 nm 處的吸光值,并記錄讀數;以不含BSA 的樣品的光吸收值作為空白對照。 
	7.  以BSA含量為縱坐標A595讀數為橫坐標,繪制標準曲線,計算樣品中的蛋白濃度。如果所得到的蛋白濃度不在標準曲線范圍內,請稀釋樣品后重新測定。 
	試管測定程序:(最優工作范圍50-750 μg/ml) 
	1. G-250染液在使用前應平衡溫度至室溫并溫和顛倒混勻; 
	2. 1mg/ml蛋白標準品配制:室溫完全溶解蛋白標準品,取360 μl 5mg/ml BSA蛋白標準溶液,加入1440 μl PBS溶液,使其終濃度為1.0 mg/ml。 
	3. 按照下表配制BSA標準測定溶液,建議做3個重復: 
	
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編號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3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4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6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7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 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 mg/ml BSA標準溶液 μl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BSA標準溶液 μ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3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6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50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PBS 溶液 μ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9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8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8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7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4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0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BSA終濃度 μg/ml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75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15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3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500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750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總體積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200 μl 
					 
				 | 
			
		
	
 
	4. 將適當體積的待測樣品加入到試管中,并用PBS補足到200 μl; 
	5. 向試管中加入3ml G-250染色液,混勻,室溫放置3-5分鐘; 
	6. 測定595
nm 處的吸光值,并記錄讀數;以不含BSA 的樣品的光吸收值作為空白對照。 
	7. 以BSA含量為縱坐標A595讀數為橫坐標,繪制標準曲線,計算樣品中的蛋白濃度。如果所得到的蛋白濃度不在標準曲線范圍內,請稀釋樣品后重新測定。 
	  
	實驗示例: 
	
 
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引用RTP7101 Bradford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發表文章
	使用該產品發表部分文章列表:
	1. [2013 IF=3.5] Identification of Novel
Surface-Exposed Proteins of Rickettsia rickettsii by Affinity Purification and
Proteomics.
	Author: Wenping Gong, Xiaolu Xiong, Yong Qi, Jun Jiao, Changsong
Duan, Bohai Wen
	Journal: Plos One. June 2014 | Volume 9 |
Issue 6 | e100253
	Institution: State Key Laboratory of
Pathogen and Biosecurity, Beiji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
	Paper link: https://journals.plos.org/plosone/article?id=10.1371/journal.pone.0100253